有關微量元素與兒童行為的關系,兒童綜合素質測試儀國內外學者進行了一些研究,研究較多的是鐵,而對鋅與銅對兒童行為影響的研究較少。本文同時測查兒童紅細胞內游離原卟啉、發(fā)鋅與發(fā)銅,并用Achenbach兒童行為量表測試兒童行為,以進一步探討鐵、鋅、銅與兒童行為的關系。
1 對象和方法
1.1 對象 以太原市1所幼兒園4~5歲身體健康、發(fā)育正常的兒童為研究對象。先選取70例有行為問題兒童,按同年齡、同班級、同性別選取70例行為正常兒童,所有研究對象近1月內無感染,未服用過鐵、鋅制品。
1.2 方法 (1)Achenbach兒童行為量表:任一行為因子分或/和行為總分超過第98百分位即判斷為有行為問題。(2)對父母職業(yè)、健康狀況、母孕期情緒、嬰兒期母親情緒、母兒交流、兒童嬰兒期特點、父母對兒童的教養(yǎng)方式等14個因素進行了問卷調查。(3)用微量血熒光分析法檢測兒童紅細胞內游離原卟啉(FEP),用氰化高鐵法測定血紅蛋白(Hb),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發(fā)鋅、發(fā)銅。
2 結果
對有行為問題與行為正常兒童進行配對t檢驗,結果顯示血FEP、Hb、發(fā)鋅、發(fā)銅含量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。以環(huán)境因素與血FEP、Hb、FEP/Hb及發(fā)鋅、發(fā)銅一同作為自變量,行為總分與各因子分為因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,F界值α=0.1,結果見附表。結果顯示FEP、FEP/Hb是影響行為總分的顯著因素,而發(fā)銅含量與兒童軀體訴述行為有關。
3 討論
3.1 鐵與兒童行為的關系 FEP反映了血紅蛋白合成情況,它對隱性缺鐵的診斷符合率遠遠高于血清鐵蛋白[1],近來又有人提出FEP/Hb比值為缺鐵致血紅蛋白合成障礙較明顯的指標。本文多元逐步回歸結果顯示FEP、FEP/Hb是影響兒童行為總分的顯著因素,表明在控制了混雜素后,缺鐵對兒童行為有顯著作用,這與國內外的研究結果相近。
3.2 鋅、銅與兒童行為的關系 國內有人報道,學齡兒童有行為問題組發(fā)鋅、銅含量顯著低于行為正常組,本文結果與此不符,這可能與研究對象的年齡不同有關。在控制了混雜因素后,發(fā)銅是影響兒童軀體訴述行為的顯著因素,且呈負相關,提示銅含量降低與兒童軀體訴述行為的發(fā)生有關。銅在體內不僅參與腦組織、神經(jīng)遞質的代謝,而且對鐵在制成血紅蛋白時亦起促進作用,本文發(fā)銅對兒童行為影響的機制有待于進一步探討。